今年两会上公布2025年计划发行1.3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用于“两新”,其中,3000亿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用于设备更新。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旨在通过政策资金撬动产业升级与消费提振。设备更新作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一大领域,支持力度较于去年也有明显提升。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前置、规模扩大
4月24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其中20年期500亿元,30年期710亿元。按照财政部的计划,直到今年10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保持每月发行的节奏。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首次发行是在5月17日,今年财政发力前置,提前了发行。
同时,首次发行规模较去年更高,2024年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800亿元,其中20年期和30年期各为400亿元,而2025年首批发行规模达到1210亿元,20年期和30年期分别为500亿元和710亿元。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数据来源:财政部)
二、设备更新扩容
从前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申报情况来看,2025年增设的电子信息、设施农业、安全生产三个领域已经落实,同时工业领域的磷化工企业绿色生产工艺、粮油加工设备更新独立成为新的领域。
(一)电子信息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电子信息领域要求更新后的设备国产率达80%。
总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 500万元。支持比例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的15%。
(二)设施农业设备更新
设施农业在《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涵盖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和提供支撑服务的公共设施等。
目前,设施农业设备更新暂时围绕种植业进行,后续将会根据实施情况逐步扩大支持范围。
建设内容:以蔬菜生产设施为主,重点支持翻建或原址改造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种植设施。鼓励相对集中连片推进更新改造,集中连片更新的单片园区占地面积原则上达到50亩以上 。
总投资:项目申报总投资一般不低于4000万元 。支持比例不超过核定项目总投资的30% ,且不超过相应亩均 (按建筑面积测算)补助限额 。
(三)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含矿山安全领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工贸安全领域及消防安全领域。
根据自身区域情况,各省份的申报细则有所不同。山东、云南已经出台安全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实施方案。
除了上述三个新增领域,设备更新原有领域中的部分细则也做了调整。如工业重点设备领域今年删减了船舶,设备国产率要求达80%;回收循环利用重点支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和供销合作社结合上下游产业建设标准化规划的回收利用网络。
三、总结
2025年设备更新呈现发行前置、范围扩容的趋势,同时项目面临着竞争大、审核严的问题,企业应该从哪些地方发力?
1.抢占时间窗口:2025年发行节奏提前至4月,建议企业提前半年启动项目谋划,确保前期手续完备(如可研报告、用地预审、环评批复)。
2.多渠道争取资金:企业持续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同时关注技改资金,二者不能同时申报,以补贴比例、通过率作为衡量标准进行选择。
部分地区技改资金只支持已竣工的项目申请,如广东。所以,广东省的企业可以根据项目建设状态选择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在建项目,技改资金支持竣工项目。
3.主动向上对接:主动对接发改端口及行业主管部门,寻求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力争政策信息的倾斜。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各个批次申报细则有所不同,具体以相关部门下发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