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国家发改委通知申报2023年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同时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的额度,也已经预通知到各地。全国多数省份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提前批专项债项目的申报工作,各级政府对专项债也愈加重视,本文将对“提前批”专项债进行回顾与分析。
为应对风险与挑战,2015-2017年我国稳步推进降杠杆,进入2018年,一季度GDP实现了开门红。与此同时专项债券作为新的财政工具,在2018年上半年发行甚微,尚未被大家所了解。但是进入年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迅速下滑,专项债券突然被重视,很快财政部于2018年6月召开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之后三个月专项债券密集发行。

图表02:2015年-2018年基建投资增速

图表03:2018年新增专项债券月发行进度(亿元)
随后在201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可以提前下达第二年的专项债券部分额度,简称“提前批”专项债,自此提前批拉开序幕。原文:(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在2019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之前,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
根据2018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授权期限从2019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限额的授权即将截止。
原文:(授权国务院在2019年以后年度,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根据201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下一年度提前批的额度可以达到当年新增专项债券的60%,所以2019年的提前批计算公式为:
8100亿元(2019年提前批额度)=1.35万亿(2018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x60%由此推断2023年提前批的额度,如果按照上限60%下达,额度可能超过2万亿,达到历史峰值。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为3.65万亿,历史结余5000亿元,总额达到4.15万亿。图表04:2019-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提前下达额度统计(万亿元)
说明:2020年提前批额度分多次下达,本图选用第一次下达额度。

下一年度的专项债提前批额度的下达时间基本都在当年年底,2019年为2018年12月,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提前批分多次下达,2021年提前批为2021年3月,2022年提前批为2021年12月,2023年提前批尚未正式下达。
从发行节奏来看,提前批的发行越来越靠前,我们预计2023年提前批的发行将从元旦后开始启动。
图表05:2018-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节奏
2015-2017年全国新增专项债券主要是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2018年全国新增专项债券主要以土储、棚改和收费公路为主,三项合计占比高达72.53%。2019年全国新增专项债券土储、棚改仍然占比较高,但是其他领域的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开始丰富并且额度快速扩大。2020年停止了土储专项债,其他领域的专项债额度快速释放,在2020-2022年,主要是九大领域,分别占比如下:图表06:2022年九大领域额度占比(截止10月21日)
2022年下半年,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再次扩充,增加了新基建与新能源,合计十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