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全国新增专项债务平均期限分析——数据专栏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495天前 | 225 次浏览 | 分享到:

数据说明:
1、文章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12月11日;
2、文章期限均为新增专项期限,未涉及其他类型债券;
3、文章数据含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和境外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一、整体平均期限逐步拉长 

从2018年-2023年,新增专项平均期限从最初的6.06年,增长至2023年的17.84年,六年增长11.78年,增长幅度达到194.39%
从各年度平均期限变化来看,
2018年-2020年,平均期限出现较大增长,三年增长9.01年,增长148.68%;
2020年-2023年,平均期限虽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呈现平滑增长趋势,四年增长2.77年,增长18.38%。

 二、各地区平均期限有升有降 

2018年-2023年,全国新增专项债券平均发行期限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分省份看,全国37个发行主体中,广东、山东、四川等11个省份平均期限呈现直线上升状态;
重庆、吉林等10个省市在2022年出现拐点,2023年平均期限出现下降趋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京市,平均期限呈现下降趋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8年-2019年平均期限上升5.26年,此后,平均期限一路下滑,到2022年,平均期限下降至18.24年,较历史高点相差7.02年,2022年-2023年,平均期限略有上升,上升幅度仅0.78年;北京市平均期限仅在2019年-2020年出现5.79年的上升,随后2020年-2023年,平均发行期限直线下降,2023年平均期限达到2018年-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剩余的14个省市,平均期限呈现“起伏波折”状态,其中宁夏自治区起伏变化最大,究其原因,主要是2021年未发行新增专项债券导致当年平均期限为0。
以时间换空间,新增专项债券平均期限不断拉长,有利于缓释地方政府还本付息压力,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