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药品冷链物流以及化工冷链物流等。其中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占比最大,接近90%;其次是医疗冷链约9%;化工冷链约1%。
第二十八问冷链物流专项债的背景和作用?
冷链泛指采用制冷技术手段,使需冷藏冷冻的生鲜食品、医药品或化学品,在采收、加工、包装、存储、运输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处于温度、湿度、通风等适宜条件下,最大程度的保持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一整套综合设施和管理手段,核心是为保证产品品质,将温度控制贯穿于整个链条的始终。冷链物流行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冷链物流、药品冷链物流以及化工冷链物流等。其中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占比最大,接近90%;其次是医疗冷链约9%;化工冷链约1%。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相对较晚,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冷链流通率相对较低,腐损率也高,其中仅果蔬一项年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
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人均冷库面积是0.132m³/人,远低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人口大国印度,反映出国内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
例如,非洲猪瘟影响下,猪肉供应下降明显,非洲猪瘟疫情叠加"猪周期"的影响,使得猪肉价格水涨船高。此前我国的猪肉生产主要是通过生猪调运的方式,从生猪生产区调运至消费区进行屠宰。生猪作为非洲猪瘟的直接感染体,生猪调运增加了疫情传播的几率,消费地的分散屠宰也不利于猪肉的防疫检验工作。大力推动猪肉供应由"调猪"向"调肉"转变,由热鲜肉向冰鲜肉转变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就愈发明显,仍有巨大的建设空间。
随着人们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生鲜超市、速冻食品和冷链宅配的接受度提升明显,因此产生的冷链物流市场空间逐步释放,带动巨大的冷链物流增量空间。
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释放出多个重磅信号。此次会议提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作为补短板工程,首次写入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家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意图明显。
专项债发行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供“弹药”。2019年9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2020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的领域扩大到包括冷链物流设施在内的10余个领域,专项债的发行为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责任编辑 | 胡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