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安徽段”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965天前 | 990 次浏览 | 分享到:

信息来源


  专项债券信息网  

专项债券信息网 (https://www.zhuanxiangzhaiquan.com)














引江济淮工程是历次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中明确提出的由长江下游向淮河中游地区跨流域补水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已被列入国家加快推进的重点水利工程中。该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缓解淮北地区较长时间内的缺水矛盾,完善江淮运输体系,缓解巢湖及淮河水环境恶化趋势,对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陈述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地跨皖豫2省14市55县市区。沿淮河中游及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粮棉主产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经济圈三大战略发展的重点区域。江淮运河是交通部门规划的高等级航道之一,引江济淮工程结合航道建设,向北可连接淮河干流航道和辐射淮北的沙颍河航道,向南可连接长江干流航道并辐射江南的芜申运河,对发展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完善区域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巢湖是我国水污染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污染负荷严重超过了水体承载能力,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大面积蓝藻时常爆发严重影响了巢湖流域供水安全和湖泊生命健康,成为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淮河河道偏枯年生态用水被严重挤占,地表水体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区域供水安全。

项目单位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分为引江济巢段、江淮沟通段、江水北送段三项。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引江济巢是引江济淮的取水来源工程,双线引水,各自分别向巢湖注水或经巢湖调蓄后向江淮沟通段提送。其一是西兆线路,引江150m³/s,始于凤凰颈泵站,流经西河、兆河进入巢湖,横跨芜湖市无为县和合肥市庐江县、巢湖市,线路总长74.45km;其二是菜子湖线路引江150m³/s,从枞阳引江枢纽处长河起,经菜子湖调蓄后,北上利用其主源孔城河上溯输水,穿过菜巢分水岭后,入巢湖支流罗埠河,再接白石天河注入巢湖,途经铜陵市枞阳县,安庆市宜秀区、迎江区、桐城市和合肥市庐江县,线路总长113.18km。

引江济巢入巢湖接口有兆河、白石天河两处,其中白石天河与江淮沟通入巢湖的派河口之间巢湖湖区疏浚航道长28.8km,底宽100m;若包括兆河口及巢湖闸至巢湖湖区航道总长53.7km。

过巢湖线拟通过新建小合分线输水线路,从白石天河河口取菜子湖线来水,沿巢湖西南岸开挖渠道至派河口泵站枢纽,其中建倒虹吸下穿杭埠河,渠道引水流量300m³/s,此段开挖底宽42m、长20.8km,河底高程0.4m~-1.4m,建筑物主要是白山节制枢纽的船闸和节制闸、引渠渠首控制闸、杭埠河倒虹吸和沿线穿堤倒虹吸3座、跨河桥梁6座,以及2座沟口涵闸工程等。

(2)江淮沟通地跨合肥市肥西县、高新区、蜀山区、淮南市寿县,线路全长156.3km,底宽60m。

(3)江水北送段安徽片主要工程内容:①西淝河输水工程:利用河湖151.9km,疏浚河道32.6km、新建梯级泵站4座、新建连沟倒虹吸、新建清水河闸、沿线影响处理涵闸29座,周边影响处理涵闸28座、灌排站25座;②管道输水工程:新建输水管道35.6km,新建加压站2座、新建亳州调蓄水库1座。

资金筹措及发行情况

本项目计划投资8,753,700.00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为7,003,7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01%,资本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拟通过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筹资1,750,000.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9.99%。

2020年已发行债券200,000.00万元,发行利率为4.11%;2021年已发行债券211,900.00万元,发行利率为3.56%计;2022年拟发行债券300,000.00万元,发行利率预计为4.00%;2023年计划发行债券1,038,100.00万元,发行利率预测为4.00%。

收入来源

项目主要收入来源:向城镇供水收入、向农村供水收入、灌溉供水收入、巢湖生态补水收入、向河南售水收入以及航运收入(船舶过闸收入)

运营成本

项目成本主要为直接材料费、工程燃料及动力费、修理费、职工薪酬、管理费、水资源费、固定资产保险费和其他费用。

融资平衡情况

本项目拟通过发行政府性债券融资1,750,000.00万元,根据测算其项目运行净收益能够覆盖相关债券本息,能够合理保障融资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可以实现项目收益与融资的自求平衡。

总 结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工程沿线地区精准管控,保障各片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城镇与乡村、山水林田等和谐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淮河航道网与长江航道网互联互通,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