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项目环评报批注意事项及相关建议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877天前 | 686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手续为施工前置要件,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项目由于前期环评手续的办理问题而导致项目无法如期开展或者无法顺利争取到建设资金,本文将通过介绍环评的基础要素以及环评手续的相关要求,从而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一、环境影响评价定义和对象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广义上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狭义上可解释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尤其是运营和生产阶段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包括法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括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等)和建设项目两大类,本文所论述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建设项目。

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项目建设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主要分类为四大类:

1. 环评报告书: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 环评报告表: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 环评登记表: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4. 豁免环评手续办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即该名录之外的项目,无需履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手续,但不免除建设单位应当承担的环保责任。

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异同

(一)四类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异同

四类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由于各项目情况、审批流程、审批单位级别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需要由第三方机构编制环评报告,由环保部门组织环评报告的评审和审批,审批时间及公示时间较长,实际生活中环评报告书从启动至取得批复通常需要半年及以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需要由第三方机构编制环评报告,由环保部门组织环评报告的评审和审批,审批时间相较于环评报告书略短,实际生活中环评报告表从启动至取得批复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根据项目情况及评审情况的不同,部分项目取得环评报告表的时间可能更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资料进行网上备案即可,无需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环评报告。一般登录各省市的政务服务网,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进行相关资料填报备案,通常当天就能取得,若填报有误,一旦提交备案则不能修改,但可重新填报。
豁免环评手续:若环评手续属于豁免类,但需要相关证明文件,可于当地环保局进行无需环评手续办理情况的相关说明。
(二)小结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可知,环评报告书/表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办理完成,而编制环评报告一般还需要提供设计方案、可行性报告或者书面概述材料、项目立项批复、用地预审与选址、项目平面图等手续文件,以便了解项目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因此项目环评编制前需要完成大量前期工作。

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的申请举例,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项目成熟性和落地性的趋势下,环评手续是大部分省市必要的申报文件。但专项债券申报窗口期通常时间较为紧急,给项目单位预留的时间不足以准备或者无法充分准备项目申报需要的资料,且环评报告书/表编制、公示、审批时间较长,流程较为繁琐,而项目又急于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因此建议项目单位及早准备、提前安排第三方机构进场、充分进行项目谋划、倒排时间计划表,在截至申报前完成项目申报所需的资料,紧抓申报窗口,以便顺利争取项目建设资金。

四、常见的项目类型环评要求

根据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项目类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规定,整理了各项目对应的环评办理类型(具体项目需要咨询当地环保局,以当地环保局意见为准)。

(一)涉及环评报告书的部分项目


(二)涉及环评报告表的部分项目

注:在甄别项目对应的环评手续时,需要注意项目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 [具体解释可参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文件],若有涉及则需要办理环评报告书/表。

若涉及环评报告书/表,同样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举例,若环评手续作为当地专项债券申报的必要文件,且专项债券申报预留时间不足以办理环评批复,尤其是环评报告书批复,则建议建设内容进行优化,或者按照项目开工进度,分批次谋划申报,优先启动一批次项目,为后续批次建设内容手续的办理预留充足的时间。

五、总 结

在项目前期规划时,建议依据区域规划、项目实际情况、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以及各省市发布的实施细则或细化规定,初步识别规划的建设内容是否涉及环境敏感区,或者需要办理哪一类环评审批手续,做到提前准备,及时沟通协调。

由于环评类别的判断和识别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各项目单位在办理批复前,建议尽早与当地环保局咨询确认,就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解决。
若需要项目需要办理环评报告书/表,建议提前联系第三方咨询机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谋划,准备相关资料,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就项目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漏查缺。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