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专项债研究 |(七)大湾区(中山)发展规划比较分析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647天前 | 511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录

一、大湾区基本背景情况

二、大湾区专项债发行规模分析

三、大湾区专项债发行项目数量分析

四、大湾区专项债发行期限与还本付息方式分析

五、大湾区专项债投向领域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分析

七、大湾区专项债“土地收入”分析

八、大湾区发展规划比较分析

1、广州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2、深圳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3、珠海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4、佛山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5、江门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6、肇庆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7、惠州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8、东莞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9、中山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传承创新优秀历史文化,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
优化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我们在《大湾区专项债研究》系列文章里分别分析了大湾区的基本情况发行规模项目数量发行期限与还本付息方式投向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土地收入情况,本文我们对大湾区9市的发展规划进行展开分析。

七、大湾区发展规划比较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由香港、澳门以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市构成,即“9+2”城市结构体系。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
战略定位是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对比,我们根据《纲要》并结合《广东十四五规划》及各地市十四五规划简单总结了广东9市专项债券后期可规划方向(含重点项目清单)

因内容较多,我们按地市单独成文。

9、中山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更具辐射力的对外通道体系。加快构建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快线、港口等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东承西接、南北贯通的交通格局,实现与珠三角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打造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完善“二环十二快”主干线快速路网,加快西二环、东二环、南朗快线、古镇快线、民众快线、坦洲快线等干线公路建设,实现市内30分钟互通。
中山市可以根据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继续谋划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专项债项目,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
图表01  “十四五”时期中山重要交通网络和重大交通工程
数据来源:各地市十四五规划、北京泓创智胜咨询有限公司整理
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积极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按照壮大主导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重点培育“4+6+4”产业集群,建设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做大做强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支撑全市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激光与增材制造、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数字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做优做强纺织服装、光电、美妆、板式家具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建设,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加强和创新产业集群治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力量,培育构建产业集群组织和战略咨询支撑机构,构建开放协同的集群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中山市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发行规模瑶瑶领先,结合十四五规划与该领域项目谋划的经验优势,按照壮大主导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思路,可以继续积极谋划一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项目。
图表02  “十四五”时期中山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重点
数据来源:各地市十四五规划、北京泓创智胜咨询有限公司整理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广覆盖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5G基站、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高水平建成全光网城市。建设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强化以“筑基”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顶层设计,推进数据中心从“云+端”集中式架构向“云+边+端”分布式架构演变,加快形成技术超前、规模适度的边缘计算节点布局。布设新型终端,推动智慧停车系统网络、充电网络等设施与边缘计算融合,建设低能耗、低时延、高覆盖的城市边缘计算中心网络。赋能传统基础设施,鼓励数字经济领域的孵化器、创新平台、众创空间、产业园区等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交通、城市、物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根据十四五规划,中山市在5G基站、算力中心、智慧+等融合基础设施等方向都有着不错的项目谋划前景。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永安电力、粤电中山三角天然气热电冷联产、大涌天然气热电冷联产等骨干电源项目东升-港口片区等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建设,巩固市级和区域主网架,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建成清洁、高效的电力生产供应体系和智能化输配电网络。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管道珠中江干线项目(中山段)建设,完善城镇燃气管网建设,2025年全市天然气利用量达到70亿立方米。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热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翠亨新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多能互补新能源利用示范工程。推进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充电、加气、加氢设施,到2025年新建加氢站15座、新建改建充电站或综合站150座

中山市江门市未发行过能源领域专项债项目,后期可根据十四五规划和现代能源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谋划一批能源领域专项债项目以弥补此领域发行空白。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实施大湾区堤防巩固提升工程(中山),推进中珠联围(坦洲段)海堤达标加固、翠亨新区滨河整治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防洪潮能力。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完善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实施妈坑水库截洪沟工程等工程。推进供水取水口优化整合,新建输水管线40公里。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沿海地区抵御台风、风暴潮灾害能力。强化流域防洪预警预报及调度,提升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江河湖库、水资源、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运行、水土保持等重点领域监管,提升涉水事务监管水平。
中山市在水利领域发行专项债项目较少,后期可对规划重点项目清单进行谋划推进。
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建设海绵城市,推进海绵型绿地系统、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小区与建筑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功能消防救援体系,布局建设消防救援站,推进市镇两级战勤保障中心和装备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强森林消防应急队伍建设,推动消防救援队伍向全灾种综合救援转变。有序开展综合管廊建设,重点推动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和各类成片开发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推进城区高压线迁移、埋地(入廊),推进老旧小区水电气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快停车设施建设,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为重点,通过内部挖潜改造建设停车场,增建公共停车场
中山市在市政领域发行专项债项目较少,后期可结合十四五规划对其进行谋划推进。
传承创新优秀历史文化,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
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建设孙中山研究交流中心。发挥翠亨新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打造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交流平台。推动香山名人先贤文化工程建设,深入梳理香山名人资源,建设香山文化名人馆,策划出版“中山大文史”系列图书。充分挖掘孙文西路步行街、沙涌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时代价值,整合碉楼、骑楼等建筑文化资源,打造湾区特色文化街区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广东(中山)游戏游艺文化产业城、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华艺灯饰文化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优化特色产业园区投融资、创新、人才等综合配套服务。
中山市重点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可积极谋划一批文化领域专项债项目。
优化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统筹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聚力打造西江水乡生态振兴带、鸡鸦-小榄-横门乡村产业振兴带、岐澳古道乡村文化振兴带。以西江中山段水系为纽带,串联古镇、坦洲等镇及村居,打造展示西江两岸水乡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示范带。以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横门水道为纽带,串联小榄、南朗等镇街及村居,打造推动传统工业镇村转型升级的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带。以岐澳古道为纽带,串联西区、三乡等镇街及村居,打造展示近现代侨乡文化、红色文化、香山文化、古道文化的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带。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分类推动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村庄建设发展
中山市在乡村振兴领域发行专项债项目较少,后期可结合十四五规划进行专项债项目谋划推进。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