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职业教育将类型化、体系化、协同化、标准化、制度化、优质化、信息化、绿色化、国际化、现代化,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更加成熟、稳健,更加规范、健壮。那么职业教育的分类有哪些?近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解决政策有哪些?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它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是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我国的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建党10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最早确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被称之为“实业教育”,并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17年,黄炎培先生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明确职业教育不再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大职业教育观。一是举办技术教育,培养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重点是重工业和国防建设需要的中等技术人员。二是建立起以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学校教育为主体,包括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各种培训相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这一阶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主要经历了中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职业教育政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制定了一系列保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完成了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阶段的法制建设目标任务,营造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由发展停滞到完成转型的顺利过渡,开始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也标志着职教发展必然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格局、新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动力。
由上述我国职业教育历经的五大阶段,可看出我国已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下图为国家对职业教育制定和完善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不仅为各地区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优化劳动力结构提供了强力保障。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为引人注目的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职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职业教育投资不畅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渠道解决:一是在地域联系上,针对东部地区优质资源相对充足的条件,积极探索建立东、中、西部地区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模式,逐步改善各区域相对封闭的办学状况,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二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多渠道引进人才,聘请专家授课以扩大视野,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授课以提高课程活力;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三是加大经费统筹力度,加强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2021年2月,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梳理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财办预〔2021〕29号明确2021年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教育方向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则,支持职业教育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等的支持范围。以此可以解决部分经费不足问题,也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如何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助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以及如何谋划好职业教育专项债券项目,详见下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