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建设”项目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677天前 | 525 次浏览 | 分享到:

信息来源


  专项债券信息网  

专项债券信息网 (https://www.zhuanxiangzhaiquan.com)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是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的有效方式,对于生活垃圾的产生从源头上来说,大部分是没有全面释放资源价值的结果,而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最大程度地将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回收,从而完成由垃圾向可用产品的转变。

项目陈述

1、背景: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建村(2022)44号)提出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通知》支出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广阔的资源循环与自然利用空间,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根据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推进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法。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探索总结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2022年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明确提出: 2022年四川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要稳定保持在34%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6%左右。《工作要点》提出,要通过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努力推动公众分类习惯养成加快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等多种举措,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
《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动“美丽资阳·宜居乡村”建设,以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抓手,系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提出要加大城镇、乡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
2、必要性: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有效减少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城乡生活垃圾不仅数量巨大,若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直接混合堆放、焚烧发电或填埋的话,垃圾中许多的重金属、有窖化学物质等就会对土地、空气、水源、动植物等造成危害,破坏生态循环系统,从而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只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把有害垃圾运往专业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减少有害物质对生活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有效减轻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3、产业优势:

通过垃圾分类回收让垃圾减量,不仅节省处理成本,还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从综合效益方面来看,垃圾在细化分类后,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均能得到有效处理,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将垃圾进行分类后,塑料垃圾、电子垃圾、纸质垃圾等可再利用的垃圾,经过专业机构回收加工后变成有用物质,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用。从综合管理方面来看,垃圾分类回收有效降低了需收集处理的垃圾总量,使垃圾收运和处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大大节省了运营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项目业主

资阳市雁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

资阳市雁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建设内容

项目拟在雁江区14个镇、宝莲街道、沱东新区所辖区域新建 3650个中心垃圾分类站(房),约20000 ㎡;新建一座集中日处理20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升级改建二级场镇地埋式及老旧垃圾库54个,同时配置垃圾收运车550辆、分类桶约22000个。

资金筹措及发行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12,000.00万元,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其中项目资本金:6,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由财政预算资金、企业自筹资金构成;计划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0%,债券期限均为20年,每半年付息一次。

收入来源

本项目收入主要来源于项目涉及区域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总结

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解决服务区域的垃圾分类回收问题,为城乡服务,为社会服务,可改善雁江区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同时,该工程利于增强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丰富人们的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回收得到有效处理将使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极大地增加对政府、对社会的认可度和信任感,能避免因环境污染问题而引起恶性群体事件的发生。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