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四川省汉源县“九襄国有林场2021年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598天前
|
732 次浏览
|
分享到:
农林水利
专项债券信息网 (https://www.zhuanxiangzhaiquan.com)
全面保护天然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把“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作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将全国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适宜地区,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有效提升木材供给能力,确保天然林“保得住、可持续”,是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的需要。
截至2023年2月,该项目共发行2批次,累计发行金额4000.00万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产木材生产供给不足、木材资源储备欠缺等问题,先后印发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2013年.2015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作出了安排部署,明确木材资源建设必须立足国内,实施总量平衡、结构协调、进口适度、持续经营的国家木材安全战略,建设国家木材储备基地,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为此,原国家林业局于2013年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先行在7个试点省区优选30个重点国有林场划定87.5万亩国家储备林。在示范建设基础上,2014年将全国木材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范围扩大到15个省(区、县),划定1600万亩国有林场为主体的国家储备林。2018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提出基本建立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到2035年建成2000万公顷国家储备林,年平均蓄积净增2亿立方米,年均增加乡土珍贵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实现我国一般用材基本自给。四川省于2019年4月完成《四川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方案》并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2019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意见》(川府办函[2019]97号),要求全省着力推进储备林项目建设。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在《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下达四川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任务计划的通知》(川林营函[2019]253号)文件中明确了国家储备林建设要求和规模,项目建设是实施国家和省上位规划及方案的体现。汉源县是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樱桃之乡,四川省稻麦高产区,省农业开发试验区,省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县,农业技术综合开发试点县。汉源县政府积极践行大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在省委经济工作会、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储备林项目的重要部署,按照省林业和草原局在全省储备林项目推进会上对储备林项目推进的要求,以建设高质量储备林为目标,总结以往经验及做法,按照权属清晰、示范引领、优地优用、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本次项目的建设。本项目特色经济林和林麝基地建设等可获取收入。同时基地建成后,森林蓄积会大量增加,同时项目实施总用工100人以上,可增加地区劳务收入120万元以上。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加速奔小康进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
汉源县九襄国有林场2021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21500亩林地权属均为国有主要分为储备林基地建设和防火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两部分内容。储备林基地建设20500亩;建设内容包括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面积18000亩、特色经济林建设2500亩、林麝养殖基地建设1000㎡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配套的防火营房建设、防火检查站、瞭望塔、蓄水池、信息采集设备等防火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容为新建营房:1000㎡;防火检查站:10个;瞭望塔建设:2个;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4个,无人机:10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1000亩;消防水池:10口。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5000.00万元,项目资本金1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0%,其余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式筹集资金4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本项目收入主要包括林木采伐收入、特色经济林收入和林麝养殖收入。项目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材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根据融资平衡测算分析,在满足假设条件的前提下,本项目计算期内:项目息前净现金流入为6473.57万元;债券本金4000万元,累计偿还利息1400万元,偿还债券本息合计5400万元,偿债覆盖倍数为1.20,项目预期收益与融资可达平衡。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可有效缓解木材资源供不应求的现实问题,降低依赖外界市场的程度,也是实现林业奋斗目标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造培育和中幼林抚育可以调整优化现有林分,基地建设可以给项目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将解决大量林区富余劳动力。通过参加基地建设,可以每年增加务工人员收入,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工程实施可加深社会对林业的认识,在实现资源储备效益的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环境景观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林业生产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等,不断提高项目实施区林农的森林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林业生产力和促进林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