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八问八答
一问
高标准农田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根据用途分类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其中,农用地中包括耕地(农田)、林地等。而农田中包括的基本农田是指属于重点保护的耕地种类,非特别情况不得占用。对实行永久性保护的基本农田称为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中包括的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答
二问
与普通的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儿?
“高”在农田质量上。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规模适度,水路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备,土地比较肥沃,与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有利于推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
“高”在粮食产量上。据评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到20%。部分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可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
“高”在农田抗灾减灾水平上。从全国每3年的平均受灾面积看,2019-2021年的平均受灾面积比2010-2012年降低约45%。
“高”在资源投入利用效率上。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大大促进了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水24%~30%,节电30%以上,节药19%以上,节肥13%以上,让农民的收入更高。
答
三问
哪些主体、个人可以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主要包括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涉农企业与单位等。
答
四问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有哪些?
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涉及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内容。
1、田块整治。充分考虑水土光热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和灌溉排水效率等因素,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确定田块的适宜耕作长度与宽度等。
2、土壤改良。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方法,治理过沙或过黏土壤、盐碱土壤和酸化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水平。采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治理退化耕地,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等。
3、灌溉和排水。按照旱、涝、渍和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加强田间灌排工程与灌区骨干工程的衔接配套,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
4、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布置应按照区域生产作业需要和农业机械化要求,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整修田间道路,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公路,因地制宜确定道路密度、宽度等要求。
5、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合理布局,与田块、沟渠、道路等工程相结合,与村庄环境相协调,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6、农田输配电。对适宜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的农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
7、科技服务。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推广免耕少耕、黑土地保护等技术措施,保护和持续提升耕地质量。
8、管护利用。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统一上图入库,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国家标准,在项目实施前后及时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
答
五问
单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模要求是多少?
一般来说,单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3000亩,丘陵地区不低于1000亩。但各省份情况不完全相同,以及为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单个项目具体规模以各省份具体细则为准。如:
安徽省: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全省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单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模,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3000亩,丘陵山区不低于1000亩。单个项目涉及的乡镇原则上不超过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的项目可适当降低规模,具体要求参照2022年度相关标准执行。
山东省: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0〕12号),坚持按灌区或流域集中连片建设,单个项目建设规模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1000亩,丘陵山区不低于500亩。
答
六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投入要求是多少?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农建发〔2022〕5号)提出:各地要根据《规划》和相关建设标准要求,研究确定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投入标准,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按规定及时落实地方资金,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债券、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土地出让收入等,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
各地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亩均投入标准因此也有所不一。如:
安徽省:根据《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入应逐步达到3000元以上。
其中,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全省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要求,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低于2500元,改造提升亩均投入标准暂按新建高标准农田标准安排,高效节水灌溉每亩再增加200元。
四川省:根据《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每亩共计不低于3000元,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分区域差异化的高标准农田投资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适度提高亩均投资标准。
河南省:根据《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总投资一般不低于4000元。
广东省:根据《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建设投资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标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标准一般应逐步达到3000元。
答
七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条件有哪些?
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地方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制度。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建设、维护和管理本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县级以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逐级汇总管理本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
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1)符合农田建设规划;
(2)项目选址、区域范围、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资金需求科学合理;
(3)项目区土地权属清晰,当地群众积极支持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须征得项目区所在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地块相对集中连片,建设后能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能;
(5)具备立项后及时组织实施的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建设高标准农田:
答
八问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答
附: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