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银行”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其核心理念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这一概念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旨在探索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
一、顶层设计与发展脉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可追溯至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这一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将“两山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2017年,“两山论”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指导思想。
2020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金融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二十大报告还强调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
在实践层面,2018年,福建南平市率先通过“生态银行”试点实施方案,首批选择顺昌县、五夫镇作为试点。同年,顺昌县设立“森林生态银行”,开展资源收储和项目运营。2020年至2021年,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七个城市陆续设立“生态银行”。2021年后,试点数量大幅上升,目前已遍布全国14个省,涵盖40个地级市、121个县区试点。“两山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两山银行”的发展现状
从概念上看,“两山银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生态资源整合、评估、交易和开发的平台。它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分散的生态资源(如林地、水域、农田等)集中管理,并通过生态产品交易、生态补偿、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其经济价值,最终实现生态资源向资产和资本的高效转化。
从运行机制看,“两山银行”的运作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步骤形成闭环:
1.资源整合:对区域内的生态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登记,明确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将分散的生态资源集中管理,形成规模效应,便于后续开发和交易。
2.资源评估:通过科学方法评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如木材、水资源)和间接使用价值(如生态服务功能)。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稀缺性,评估生态资源的市场价值,为交易和开发提供依据。
3.资源交易:通过“两山银行”平台,将生态产品(如碳汇、水资源、生态旅游等)进行市场化交易,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者进行经济补偿,激励生态保护行为。
4.资源开发:目前通行的资源开发模式包括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例如,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增加地方收入;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工业,如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等,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5.资金支持: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为生态资源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两山银行”的运营和生态资源开发。
6.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两山银行”的运营透明、公正。定期对“两山银行”的运营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机制。
三、案例分析
1.浙江安吉县:以“生态银行+”促进民宿产业振兴
安吉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竹林”、“茶园”、“古镇”、“新兴乡村乐园”等,被誉为“新时代世外桃源”。通过“生态银行”平台,安吉整合分散的生态旅游资源(如竹林、水域、农田等),将生态旅游资源集中管理,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提供绿色信贷、生态补偿等金融支持,降低民宿开发成本,支持民宿项目的开发和运营。通过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联动发展,提升民宿附加值,打造安吉民宿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一创新模式使资源整合、金融支持和品牌打造有机结合,使安吉通过民宿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显著提升。
2.山东费县:创新“两山银行”运营模式
费县结合实际,成立“两山银行”,由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负责运营,下设综合管理、收储登记、评估担保等6个部门。业务范围涵盖乡村或城镇具有经济、生态、人文、历史价值的资源和衍生物,包括村集体所有林地、四荒地经营权出租、入股、担保、抵押,以及国家或村集体所有的古城、古树、古村落、古街的开发、经营、抵押、担保等10个方面。运营公司会同银行、信贷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深入协商生态资源抵押贷款方式,确定多款金融产品。例如,土山后村靠当地网红“千年流苏树”作抵押,贷款230万元用于当地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费县“两山银行”运行的一个典型案例。
3.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水美经济”实践
光泽县水资源丰富,总量达42.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全省的7倍。全县有大小溪河111条,高家、霞洋等多座优质水库,具备可开发温泉点2处、地下矿泉水点14处。过去,光泽县的水资源仅用于传统的农业灌溉、小水电开发和居民饮用,水生态产品所蕴藏的生态价值和巨大潜力有待挖掘。如今,依托光泽县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搭建“水生态银行”运营平台,委托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辖区内水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将全县所有涉水工程、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按功能分类,绘制水资源“一张图”,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统一开展水资源资产产权流转、市场化运营和开发。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全力打造水生态全产业链。依托水生态银行,引入产业投资方和运营商,通过股权合作、委托经营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系统性的产业规划和开发运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水生态产品全产业链。
三、当下存在的问题与突破路径
尽管“两山银行”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以下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突破路径:
1.生态资源价值评估的复杂性
生态资源的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变化、市场需求、政策调整等,且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导致生态资源经济价值难以量化,市场化交易推进受到一定影响。
突破路径:亟需制定统一的生态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和方法,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生态资源价值评估,提高评估的公信力。
2.跨区域合作的协调难度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禀赋、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差异,跨区域合作的协调难度大,导致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跨区域合作机制难以有效实施。
突破路径:需要建立跨区域合作协调机构,协调区域间利益关系,制定跨区域合作政策,明确各地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提高跨区域合作的协调效率。
3.绿色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不足
当下绿色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不足,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规模有限,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难以满足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
突破路径: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扩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和市场化程度。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