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十四五即将完美收官、重点规划十五五之际,中国经济也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面对十五五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对政府投融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匹配,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推进。
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印发了《 广东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举措》),广东再一次走在创新潮头,这是高质量发展下政府投融资改革的一次先行尝试。
《举措》旨在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动力,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关键作用。围绕进一步厘清政府投资责任边界、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内生动力、拓宽项目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等六大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本文从创新、探索、项目谋划储备等角度作如下解读。
一、关键词
全文共约7500字,我们梳理了一些关键词。
创新:全文出现了7次
探索:全文出现了11次
投资:全文出现了75次
投融资:全文出现了8次
融资:全文出现了19次
资产:全文出现了11次
存量资产:全文出现了3次
REITs:全文出现了5次
谋划(项目谋划):全文出现了7次
二、创新探索之举有哪些?
1.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更加清晰。
计划出台《政府投资领域目录》,将会是全国第一个《政府投资领域目录》,有效区别与目前同行的《政府投资目录》《重点投资领域》《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
2.对民营经济支持上的创新。
1)向民营企业推介清单,不限于《重大项目清单》,还将包括《应用场景清单》,这将会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的《应用场景清单》。应用场景的指向与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契合,也是新质生产力释放的重要途径,对于相关的科技创新型公司,可以重点关注。
2)加快向民营企业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在经济强省与科技强省中,广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项举措。
3.政府投融资管理机制上的创新值得学习。
1)对重大项目融资调度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一项目一策”制定工作台账,协同运用财政金融工具。
2)建立建设用地预审报件联合审查机制,让发改、工信、交通、水利、能源等部门信息平台介入用地预审系统,共享项目用地预审信息。作为项目审批最重要的用地审批,如果能够打通信息共享,将极大提高审批效率,如果叠加有效的工作机制,必将迎来一场革命性的效率提升。
3)创新设置前期工作经费资金池,并配套有创新的工作机制。相较于大部分地区利用财政资金来保障前期工作经费的做法,广东省的前期工作经费资金池做法是颠覆性的改革举措。
4.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值得学习。
1)要依法合规探索对社会民生项目的建设运营新模式:改革授权,社会资本建设、通过长期租赁形式交由政府使用管理。
2)土地供给的创新探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支持以工业为主的单宗用地,兼容仓储、物流、研发、文旅、商业等混合用途。土地供给模式的创新,既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保障,也是对产业和消费结合的深入思考。
3)探索创新县域土地综合整治收益模式。
4)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方式方法,包括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地下管网综合特许经营试点、地下空间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及不动产权登记制度。
5.列明了存量资产盘活的重点方向。
1)财政资金“补改投”,将会是一条非常好的盘活公共资产、存量资产的方式。
2)盘活的手段:PPP新机制、REITs等。
三、工作效率高
1.《政府投资领域目录》,4月2日文件下发,6月底之前完成,不到三个月。
2.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和《应用场景清单》,将于6月公布,且后续每半年更新。
3.共享用地预审信息,将多部门的信息平台介入用地预审系统,将于2025年6月完成。
这三项举措本身都是创新之举,时间之短说明早有计划和准备。
四、对存量PPP项目给出了相对明确的建议
自23年2月财政部PPP被叫停,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新机制以来。存量PPP项目的处理,一直都处于一个非公开、不明确的状态之中,本《举措》是第一个给出清晰明确建议的公开的省级文件,很有参考意义。具体举措有三类:
1.后期运营抓效益:灵活采取拓宽收入渠道、盘活闲置资产等多种方式提升项目收益。
2.金融机构要担当:支持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协商采取调整还款计划、降息、展期、置换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3.地方政府认真谈:支持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商调整项目投资回报率、资金折现率等收益指标,延长合作期限。
五、盘活存量资产和REITs将是未来的重点
自2020年REITs试点以来,目前已发行了60余只基金,总市值1000多亿元。
从本次广东省《举措》的用词来看,未来对于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上,将会更多利用REITs来进行。
用词包括:加大、支持,全面推动,常态化发行,与国家发改委对REITs的提法完全一致。
六、写在最后
1.投融资改革要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投融资改革的本质是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改变,未来要充分利用政策性资金,依法合规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进行模式创新,提高投资效率。
2.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不再只是项目建设的审批,还要有投融资谋划和审批(资金来源、项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