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券资金应该这样用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1586天前 | 1824 次浏览 | 分享到:

    

6月,财政部组织各地监管局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核查。

7月,财政部印发财预〔2020〕94号文,再次明确专项债券资金投向,使用负面清单、并要求健全通报约谈机制和监督机制。并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建立每月定期通报机制,要求各地监管局加强属地监督。

8月,多个省份开始对专项债券使用情况进行督导调研。

一时之间,如何合理合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成为圈内热点。本期主要针对专项债券资金使用问题进行探讨,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目录

                                                        一、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相关法律及规定

                                                        二、目前专项债券资金使用主要问题

                                                        三、如何合规合理使用专项债券资金

                                                        四、实操中的主要问题节选

                                                        五、总结


一、
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相关法律及规定

关于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国发〔2014〕43号文规定:不得以支持公益性事业发展名义举借债务用于经常性支出或楼堂馆所建设不得挪用债务资金或改变既定资金用途

     《预算法》第三十五条 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同时,《预算法》第九十四条,还规定对于违规担保、挪用重点支出资金等行为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财预〔2018〕209号)第十五条 地方政府债券存续期内确需调整债券资金用途的,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后,由省级财政部门予以公告或以适当方式告知债券持有人。《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允许将部分专项债券作为一定比列的项目资本金;不得将专项债券作为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不得通过设立壳公司、多级子公司等中间环节注资
    
《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财预〔2020〕94号),通知指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依法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严禁用于置换存量债务,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严禁用于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企业补贴等。同时,坚持不安排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不安排房地产相关项目。
       
此外还规定,允许依法合规调整新增专项债券用途,各地涉及依法合规调整专项债券用途的,应当将省级政府批准同意的相关文件按程序报财政部备案,并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全过程登记。


目前专项债券资金使用主要问题

       从各省督导调研及财政部专项核查的情况来看,发现专项债券资金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用于工资、工作经费等经常性支出,二是用于补贴和偿还其他债务或利息,三是用于没有收益的或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从项目单位实操及重点关注的问题看,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超范围使用,例如项目申报时,未列入总投资范围的,或建设规模和内容发生调整的,二是违反专款专用原则,挪用于其他项目,且没有进行相应公告或信息披露。


三、
如何合规合理使用专项债券资金

       首先,从基本概念上来说,专项债券资金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这一概念其实已经限定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范围,其一是需要用在项目上,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经常性支出、偿还其他债务或利息的均不属于项目范畴,且这些支出均不能形成实物工作量,违反国常会对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要求。其二公益性,堵死了专项债券资金用于产业项目、房地产项目等适合商业化运作项目的路径。
       
其次,项目谋划期、考虑要充分。大部分的资金使用问题都可追索到项目前期谋划阶段,有些地方存在“项目跟着资金走”、“为了融资而融资”的现象,造成项目前期谋划准备不足,仓促上报,资金下达后造成使用困难。          再次,根据国发【2014】43号文指出:明确政府和企业责任,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企业债务不得推给政府偿还,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因此,在项目业主的确认上,政企职责要划分清楚。属于本级企事业单位干的事,你别用政府部门来做业主,容易造成后期资金使用、产权划分等诸多问题。
        
最后,对项目业主变更、建设内容及规模调整等可能影响其收益与融资平衡能力的重大事项的、应经本级政府批准后向省级财政部门报告,并由省级财政部门公告或做相应的信息披露。对因准备不足短期内难以建设实施的项目,应根据财预〔2020〕94号文规定调整专项债券资金用途处理。

四、实操中的主要问题节选

1. 建设期专项债券的利息如何支付?能否用发行的专项债券支付?
       
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专项债务利息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偿还,不得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偿还。此外,建设期利息在设计实施方案时,会明确这部分资金由财政资金或企业自筹资金支付。2. 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位置等是否可以调整?
       
首先,对于调整后,概算超投资估算10%,应按照发改委相关程序,重新报批。其次,根据上述专项债券政策文件,对于这类重大事项变更的,应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公告或披露。
3. 原可研及实施方案中未涉及的资金,是否可以支出?
       
涉及资金用途调整的,按照上述专项债券政策文件,应按照相关程序予以公告或披露。
4. 专项债券项目政府部门与平台公司之间是否需要签订协议或出具文件?
      
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前文分析的没有理清政府与企业之间职责。一方面如果是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平台公司来建设需要通过招投标程序。另一方面政府也不宜将这部分资产划拨给平台公司,万一平台公司拿来抵质押呢?

总结

       随着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防范债务风险,合理合规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开大前门”的同时“严堵后门”才能确保专项债券真正发挥“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避免专项债券成为“暴雷”重灾区。


转载授权、信息咨询,请联系泓创智胜助手微信 ID:hczscompany声明:本文为泓创智胜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添加微信号hczscompany授权,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来源:泓创智胜  作者:汪锦程”,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读者添加微信联系,共同交流探讨。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