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问
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面防范措施
2022年4月12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财政部充分考虑各地区财力和债务风险水平,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限额规模,避免高风险地区风险累积。中央主要是根据财力和风险指标分配额度到各省,在严格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等情况,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督促高风险地区稳妥降低风险水平。
并且财政部多次讲话强调控制高风险地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规模。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单独提出债务高风险地区禁止发行领域,除全国通用禁止类型外,还包含:城市轨道交通、棚户区改造新开工项目;除卫生健康(含应急医疗救治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养老以外的其他社会事业项目;除供水、供热、供气以外的其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二、各省对债务高风险地区采取的具体措施
目前各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方式中,除直接用财政资金、出让政府股权、项目结转资金及收入等方式偿债外,部分地方还采取破产重组清算方式进行化解。
(一)省级政府方面
各地方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切实稳步化解政府隐性债务。
贵州省方面,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指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要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依法从严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积极盘活各类资金资产,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在确保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贵州适度分配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研究支持在部分高风险地区开展降低债务风险等级试点。
江苏省《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22年坚持“防”字在前,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持续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督促各地落实化债主体责任,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加大化债力度。指导市县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成本控制机制,加强经营性债务监管。
辽宁省《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方面,辽宁省从防范、化解、管控三方面做好隐性债务风险管理工作。在“防”的方面,建立健全债务风险事前干预和事后应急处置机制,开展偿债能力评估和压力测试,提前预判并及早处置风险隐患,在确保疫情防控和“三保”支出的同时,坚决杜绝债务风险事件发生。在“化”的方面,继续指导各地通过有效盘活财政资金、妥善处理资产等措施有效降低存量债务规模。在“管”的方面,建立财政、审计、银保监、证监等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搭建融资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等交流对接平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西藏《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夯实部门和单位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坚决禁止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严肃问责,开展地市级隐性债务清零试点。
2019年1月16日,湖南省财政厅联合绩效评估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根据各地实际债务风险,划分了债务风险一类预警地区、二类预警地区及其他地区,并决定对债务风险一类预警地区实行5项制约措施,即:除有具体的招商引资项目外,公务出国(境)“零支出”;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政府咨询、差旅、劳务等公用经费“零增长”;不得新购置公务用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需报省债务办审批;取消当年该地区年度考核评优资格。
2019年,重庆市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通知》明确,高风险区县原则上不得新增政府债务限额,不得举债上新项目,要采取措施逐步降低债务风险;风险可控区县要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促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融合,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债务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各区县人民政府要通过剥离有市场、有效益资产对应的政府债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政府债务化解。规范政府债务化解和剥离,除安排财政性资金直接偿还债务外,采取PPP等模式剥离化解政府债务的,应依法完善相关手续。市财政局要对高风险区县定期约谈,督促制定债务管控措施,降低债务风险。
陕西省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重点市县风险化解和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进隐性债务“清零”试点,法定债务、隐性债务动态监测。
(二)区县级政府方面
目前有很多区县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财政部2021年公开披露,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的6128亿元再融资债券额度,截至2021年7月末,已发行6095亿元。
通过查找已发行过再融资债券的区县的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可知,全国公开披露的纳入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的区县超过50个。
除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外,全国各区县政府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也出台了一些关于化解债务的措施,例如要求三公经费“零增长”;公务人员奖金、绩效降低或取消;领导出差预算标准降低等。
财政部官网也发布了部分各区县关于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财政部官网截图如下所示)
2022年2月18日,财政部新闻报道发布《巩留县“四项措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其中“四项措施”中的“开源节流,消化存量”是具体指标量化,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新增项目预算,按照每年环比压减5%压缩“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从严控制公务运行一般性支出,压减建设类项目支出预算,楼堂管所一律停建,新增财力优先保障清偿到期债务,减少新增债务融资规模,逐步消化债务。
三、 目前债务化解成果
1、广东省:全国首个隐债清零省份
2022年2月,广东省财政厅公布的《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提出,广东省已如期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由此广东省成为国内首个隐债清零省份。
2022年2月24日,财政部网站刊发财政部广东监管局《学习贯彻全国监管局工作会议精神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财政监管工作》,文件指出,细化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阻断各类风险向财政集聚。推动广东实现全域无隐性债务,对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资金拨付、使用进行全流程跟踪,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化解隐性债务。重点加强对财力基础薄弱和隐形债务规模大的县区财政运行和可偿债财力情况监测,合理调度库款,确保到期债券偿付不出现任何风险。
2、上海市:预计2022年实现隐性债务“清零”
2021年10月25日上海市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上海市“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会议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关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正式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市披露的《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均未宣布隐性债务清零。从上海下辖区域的预算报告看,上海2022年隐性债务化解工作还将继续,但需在2022年内实现隐性债务清零,其举措包括统筹财政资金偿还、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等。
3、多省份预决算:全省、市债务总体可控
根据整理的各个省、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可知,四川、甘肃、重庆、天津、海南等地均提出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重庆市2021年预决算报告提出,按照财政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办法计算,重庆市政府债务率为109%,风险总体可控。
江苏省2021年预决算报告提出,全省2021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预计18963.76亿元,在核定限额之内,债务率为66.1%,低于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四、小 结
目前各地方都在努力化解债务,对于债务高风险地区,各地方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化解方案,以尽快降低债务风险。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