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专项债研究 |(七)大湾区(深圳)发展规划比例分析
来源: | 作者: 泓创智胜 | 发布时间: 874天前 | 348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录

一、大湾区基本背景情况

二、大湾区专项债发行规模分析

三、大湾区专项债发行项目数量分析

四、大湾区专项债发行期限与还本付息方式分析

五、大湾区专项债投向领域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分析

七、大湾区专项债“土地收入”分析

八、大湾区发展规划比较分析

1、广州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2、深圳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建设高效集约的国家物流枢纽体系
保障安全优质的城市供水

3、珠海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4、佛山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5、江门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6、肇庆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7、惠州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8、东莞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9、中山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我们在《大湾区专项债研究》系列文章里分别分析了大湾区的基本情况发行规模项目数量发行期限与还本付息方式投向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土地收入情况,本文我们对大湾区9市的发展规划进行展开分析。

七、大湾区发展规划比较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由香港、澳门以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市构成,即“9+2”城市结构体系。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

战略定位是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对比,我们根据《纲要》并结合《广东十四五规划》及各地市十四五规划简单总结了广东9市专项债券后期可规划方向(含重点项目清单)
因内容较多,我们按地市单独成文。
2、深圳市十四五规划与谋划方向

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到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80万吨。打造全球贸易枢纽港,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0万标准箱。前瞻规划建设对外战略通道,推进机荷等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及自由流收费体系建设。建设高密度网络化的轨道交通体系,创新“枢纽+社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建设一批开放式、立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提高城市交通综合服务水平,到2025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81%。

深圳市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空港、海港、铁路、轨道、交通枢纽等领域都有充足的谋划空间,可以结合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各个重点项目做进一步谋划。

图表01  综合交通重大工程

数据来源:各地市十四五规划、北京泓创智胜咨询有限公司整理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圳市计划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引擎。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同时,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强市。提升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基础产业竞争力。


深圳可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继续谋划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图表 02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数据来源:各地市十四五规划、北京泓创智胜咨询有限公司整理

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深圳市抢抓数字技术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生态,促进数字化转型,引领数字新生活。


深圳计划实施“5G+8K+AI+云”新引擎战略、“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开展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计划,深入推进“5G+千行百业”“AI+千行百业”应用。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泛在高速网络连通。统筹布局以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为主体、智能超算为特色的全市算力一张网,强化算法等科技能力支撑,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


深圳市在后期进行新基建项目储备时,可从5G+、数字+、数据中心、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着手进行谋划。

图表 03  数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
数据来源:各地市十四五规划、北京泓创智胜咨询有限公司整理
建设高效集约的国家物流枢纽体系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一流平台企业和现代物流供应链企业。积极发展无人机(车)物流,发展无接触式的新型社区配送服务,建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增强供应链管理服务功能,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深圳机场为载体建设深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平湖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机场多式联运体系,发展冷链、贵重物品等更高附加值的物流业态,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快件集散中心


目前,深圳市未曾发行过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领域的专项债券项目,依照十四五规划,可以尝试谋划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

保障安全优质的城市供水

根据广东十四五规划,深汕特别合作区供水、深圳市新丰江水库引水、新建深汕特别合作区明溪水库、深汕特别合作区北坑水库是省水利重点建设工程。同时,深圳在持续完善蓄、调、输、配供水系统,推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罗田水库-铁岗水库、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西丽水库和铁岗水库-南山水厂等互连互通的深圳境内配套工程规划建设,构建城市双水源、水库双联通、水厂双保障、小区双供给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深圳市在农林水利领域发行专项债项目较少,后期可对规划重点项目清单进行谋划推进。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