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围绕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理念,面向城市服务、交通服务、出行服务多维层面,全面布设交通涵盖的人、车、路、环境等全方位感知网络,对交通相关各部门现有业务系统数据进行集聚、共享、匹配、融合后,重新优化系统结构,深化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的挖掘分析层次,提升烟台交通整体综合感知、智慧分析、管控服务、安全监测和应急指挥能力,打造覆盖所有交通模式的智慧出行全链条服务系统,推动实现“路网可计算、人车可测量”的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交通管理新模式,打造综合的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模式、全链条的智慧化交通出行服务,显著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和服务满意度。
截至2023年10月,该项目共发行1批次,累计发行金额2000.00万元。2023年10月27日,发行2000.00万元。1.背景
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国务院于2019年9月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等。本次智慧城市交通专项的建设将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指导下,实现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出行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科学技术富有活力、智慧引领;交通安全完善可靠、反应快速;社会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不断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发展要求。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将收集数百亿计城市交通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数据,涉及交警、交通、城建、规划、生态等多个部门,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交通信息共享体系,并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将为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提供良好的业务、技术、数据、设备应用环境,实现智慧交通的建设引领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受众群体明确,项目建设是紧迫的、必要的且不可替代的。
本项目购置安装监控、信号灯、灯杆、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及其他配套设施约28600套,建设地点包含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各主要市政交通路口,建设全市交通全方位感知的一体化“交通综合感知网络”,为城市交通出行及相关部门业务管理提供存储和算力支撑的“智慧城市交通专项云”,实现数据存储、汇总、清洗、整理、融合、处理等工作的“数据底座”。建设期:本项目预计工期为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
项目总投资49900.00万元,本项目资金筹措方式包括企业自有资金、专项债券,其中:企业自有资金26900.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53.91%,发行专项债券23000.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46.09%。该项目收入主要来源于公益推广辅以广告费现金流入、智慧停车费现金流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芝罘区、莱山区和高新区,项目计划在三区的市民广场、公交站点、沿街灯箱等城市公共设施场所设置共计600部智能展示终端,公益宣传政府政策的同时辅以部分广告服务。广告位租金参考烟台市各类广告媒介租赁价格统计表,平均单价采用4000元/部/月。每5年上涨5%。运营期第一年600部*4000元/部/月*12/10000/12*4=960.00万元。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烟台市停车服务收费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烟发改价格〔2022〕77号)相关规定:小(中)型机动车1元/半小时,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费,连续停放的,每24小时收费额最高不超过20元,夜间收费额最高不超过5元;大型机动车按小(中)型机动车收费标准的两倍计费;三轮摩托车及三轮电动车按小(中)型机动车收费标准减半计费。本项目芝罘区、莱山区和高新区改造公共停车位共584个,按照1元/半小时收取,每个车位平均使用时长8小时/天,使用率为80%,按照每年360天计算。每5年上涨5%。运营期第一年584个*1元/半小时*8小时/天*360天*80%/12*4/10000=89.70万元。
该项目在整合各类交通出行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体化交通出行服务体系的建立,构建全方位、人性化、综合化、智慧化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对缓解烟台市交通出行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智慧城市交通专项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换乘,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促进公众生活质量的改善。项目通过交通运行监测以及应急处置系统,能够保证道路的安全性,提升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